本文转自【潇湘晨报】;
来历 | 潇湘晨报
记者 | 满延坤
“现在的家是什么姿态?”这是藏在陆国标心中多年的一个问题。60年前,还只要7岁的他与母亲脱离坐落湖南临湘的老家,去到江西,却在途中走散。尔后一甲子的岁月中,故土关于他而言似乎是接触不到的空中楼阁,只剩下了儿时的含糊回想。
2021年4月2日,陆国标与女儿总算踏上临湘市坦渡镇的土地,时隔近60年,陆国标再次见到了回想中的青石板路,找到了外婆家门前的小池塘,门旁的茅草以及山上的竹林。这一切,与他的回想别无二致,陆国标儿时的回想碎片被一块块凑集起来。
对陆国标来说,这不仅是与故土的再次重逢,让藏在心中多年的问题有了答案,更是对自己既往人生拼图的一次修补,故土这块最重要的拼图,总算被找到了。
随母亲去江西后走散,母亲找了他20年
陆国标出生于1955年,那时分,他姓名仍是“贺亚平”。上世纪60年代初,母亲带着年约7岁的他脱离临湘老家,来到江西九江修水库。身处生疏环境,贺亚平感到“不是很习惯”。其时物资较为匮乏,小孩想吃一顿好的不容易。一天,贺亚平来到了当地的涂家埠站(现已吊销),坐上了开往江西南昌的火车,计划去“要饭”。
没想到这一去,贺亚平就再也没有与母亲见过了。据他自己回想,到了南昌后,他遇到了从安徽寿县来的一名中年男人,对方对他说能够先带他回家,再帮他找母亲。相信了对方的话,贺亚平与这名男人来到坐落安徽寿县的家中。但是,待了几天,他开端感到不对劲。“对方仅仅想让我留在那儿,底子没有想过帮我找母亲。”陆国标随即脱离了。
脱离之后去往哪里,这是个问题。在其时的贺亚平看来,安徽到九江的间隔真实悠远,为此他只能曲折几地后在淮南一带漂泊,之后被送进了福利院。16岁那年,他遇到了现在的养父——陆爹爹。陆爹爹在淮南当地的煤矿作业,家中有四个女儿,没有儿子,因而他在当地福利院领养了贺亚平,并为这个16岁的少年改名为“陆国标”。
尔后,陆国标便在安徽日子,在蚌埠结了婚,还有了三个儿女。他不知道的是,其时自己与母亲走散后,母亲曾在江西寻找了他近20年,但一向没有打听到有用音讯。1980年,陆国标的母亲觉得期望迷茫,只得回到临湘老家,直到1987年逝世。
对家园的怀念一刻也未中止
其实,陆国标对家的怀念,一刻也未中止。女儿陆方从小就知道父亲想回家园看看的期望。“从小父亲就给咱们说,他的老家在湖南与湖北两省接壤的当地,有青石板路,外婆家门前还有小池塘。”但由于一家人现已在安徽这边落户、日子,再加上父亲能供给的条理真实有限,在陆方看来,几十年过去了,父亲的寻亲之路一向不顺利。
“在我上初中那会儿,大约1992年的时分,父亲认为奶奶还会在江西,所以他去了一次江西九江,但过了那么多年,当地现已大变样了,父亲没有什么条理,寻亲只能作罢。”陆方告知记者,之后父亲也去湖南洞庭湖边转了一圈,仍旧没有找到有用的条理。
父亲一向想回老家,女儿也一向将父亲的期望记挂在心上。三年前,她将父亲所描绘的信息上传到了“宝物回家”的官方网站上,之后,有志愿者一向与陆方保持联系,询问了愈加具体的信息,比方“陆国标是不是爱吃辣椒”。其时,陆方看到了一丝期望。
2021年3月4日,志愿者给陆方发来音讯说“可能有信了”。当天,她当即带着父亲去做DNA血样收集,与陆国标同做检测的,是陆方的五叔。3月31日,好音讯传来,志愿者再次给陆方发来音讯:便是这一家了。
人在北京的陆方当即与老公连夜开车来到蚌埠去接父亲。4月1日清晨,两人抵达蚌埠。当晚8时左右,陆方开车载着父亲,一起前往临湘坦渡镇。“父亲有细微脑梗,我提早告知他让他别激动,他跟我说‘确保不激动’。”陆方说。
村里上年岁的白叟还记住他的乳名“亚伢”
在前往临湘的途中,坐在车内的陆国标一言不发,他在幻想60年后的家会是什么姿态,尽管外表看上去安静,但心里有些激动,又有些忐忑,他急迫想知道这个答案。4月2日一早,陆方和父亲抵达坦渡镇的宾馆歇息,目睹前来的志愿者,陆国标总算开端激动。他重复对女儿说:“我怎样感觉还不是真的!”在之后的叙述中,陆国标哭了。
得知大哥时隔这么久总算回到了老家,陆国标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为了庆祝,纷繁从外地赶了回来,在家中设宴,迎候归来的亲人。村里一位上了年岁的白叟,还记住陆国标的乳名“亚伢”。
陆国标在不记事的时分摔倒在了火盆里,脸上留下了疤痕,见到垂暮的舅妈后,这位已不是很清醒的白叟良久才知道是“亚伢”回来了,一会儿就说“他脸上有个疤”;陆国标最小的弟弟,也便是陆方的五叔,非得亲一下哥哥脸上的疤,还恶作剧说:“早知道这个疤,就不用做DNA了。”他送给哥哥一本宝贵的族谱,里边能找到他们父亲的姓名。
细节
外婆家门口的池塘还和儿时回想里的相同
陆国标在外婆家长大,在他的形象中,外婆家坐落水滴垄。“这是一个很小的当地,现在地图上现已找不到了。”陆方说。除此之外,父亲曾对她说过,他外婆家三面环山,只要一条路通往外面,门周围有茅草,门前有小池塘,周围的山上满是竹子。“父亲还说小时分掉进去过(池塘)。”陆方说,这次回去,她发现父亲记住一点都没错,全都对得上。
令陆国标形象最为深入的青石板路,女儿也带他去看了。“去镇上赶集的时分要过一条河,河彼岸有一条沿河而建的大街。街上铺着青石板,咱们特意去了一下。”陆方说,一到这儿,父亲就说:“对对,便是这条,走到前面横着的还有一条。”几人又往前走,发现果然有两条青石板路,一纵一横。
陆国标的弟弟妹妹们,在几天时间里全程陪伴着这位大哥,陪他到老宅子的门前屋后转来转去,协助陆国标一起将儿时的回想碎片逐步凑集完好。
在老家待了几天后,陆国标又回到了蚌埠,但他说,之后计划经常回老家看看。“这次寻亲之路,我觉得很满意,感谢亲人们,感谢志愿者,我感触到了史无前例的美好,也祝福全国一切家庭都能美好。”陆国标说。